海平中学创办于1992年,由旅居印尼的爱国华侨张清泉先生捐建,校园占地面积28亩,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生近1000人,教职工80人。 十二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靠着上级领导、海安、海滨、和平三村干群的大力支持和华侨张先生的鼎力相助,我校全体师生本着“重德严纪、勤奋进取”的校训,用青春和汗水、智慧和毅力在原是一片荒芜的草楼坡上书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被《莆田人大》誉为“荒坡上崛起的校园”。省教委原主任朱永康在我校检查“两基”工作后欣然题词:形成传统、办出特色。十二年来,学校始终不渝贯彻“向管理要质量、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宗旨,努力打造“五无”“三化”“队伍建设”等特色鲜明的牌子。校园环境对人的性格、行为习惯、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为此学校把环境建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全面育人的重要手段之一,自创校伊始就决心将荒芜的草楼坡改造成“整洁、和谐、美观、大方”令人赏心悦目的求学圣地。通过高起点规划和一定数量资金的投入以及全体师生不懈的努力,校园由“黄土地”一跃而成“花果园”:到处有飘香诱人的鲜花、有如绒毯般的草坪、有千姿百态、疏密相间高低错落有致的各种树木,绿化美化工作受到了省市县绿化委的大力表彰,大大激发了学生爱校如家的主人翁意识,卫生“五无”工作因此也取得了可喜成绩:97年12月被省教委授予“福建省首批百所‘五无’学校”的荣誉称号。二年来,我校之所以能够励精图治,激流勇进,其中很大一部分得益于狠抓队伍建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要高质量,教师先得有高品位。基于这种认识,我校自创校以来就从未放松过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力抓师德,促使“讲师德、铸师魂、树师表”风气的形成;通过抓岗位练兵,要求教师在职进修、函授自学、以老带新、开展基本功比武,强化教师的“造血功能”;通过抓教学新理论、新信息、新技术的学习和实践,通过大力推进教育科研,使全体教职工与时俱进不掉队,并形成“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台阶的共识,广大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其中获国家级的人次、省级的5人次、市级、县级的50多人次。十二年风雨征程,十二年沧桑巨变。回眸昨天,我们付出了几多艰辛,并终于“踏平坎坷成大道”,展望未来,我们也深感任重而道远,“斗罢艰辛险又出发”。市级农村初级中学示范校的宠伟目标等着我们去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序幕刚刚拉开,许多困难尤其是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目前正欠债累累的难堪局面正束缚着我们的手脚,使我们举步维艰,为此,我呼吁各级政府和广大热心的人们伸出关爱的双手,给予无私的授助,共唱“爱教兴教”的“同一首歌”,使我校顺利闯过难关,并在新世纪的教育舞台上再展英姿,再现雄风。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