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校介绍
重文教是客家人的优良传统,民国时期,一些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在外打工的回龙埔侨民还惦记着家乡在旧祠堂里读书的孩子,在他们的捐助下,回龙埔建起了第一所村小,名为兰著学校,既是为了纪念最早在回龙埔落脚的余姓祖先廷兰公、廷著公,同时也包含着希望孩子成为读书人,读出兰一样的气质,读出名堂、著书立说的美好寓意。据资料记载,兰著学校是深圳市最早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作为主体的西式两层小洋楼;一是像碉堡一样瘦长的五层楼。小洋楼将多种西方建筑风格的精髓融于一体,有高高的带雕饰的古罗马廊柱和半圆形、带有古希腊风格的迎壁。50多岁的村民余伯至今还清楚记得,学校一楼的层高足有五六米,中间开了一个天井,楼梯的扶手也是欧式的,非常气派。除了建筑,当年的兰著学校教学质量在龙岗一带也是数一数二的,龙西、龙东、黄阁坑、盛平等村的孩子都愿意在这里上学。那时候的回龙埔很穷,却有一所最好的学校,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1930年建成、中间曾多次动迁的兰著学校见证了回龙埔五代人的童年,见证了岁月山河的变迁。如今,从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到时尚新潮的“80后”青年,几乎都曾在那座古老的小学校里留下过朗朗的读书声。1989年,随着回龙埔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越来越多,旧的兰著学校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回龙埔村在附近建起了新的校舍。学校搬迁后,原来的校园变成了龙岗区的一个景点和文物保护单位。“80后”男孩余晓辉是旧兰著学校的最后一批学生,学校搬到新校区之前,他在上学前班,如今许多记忆已经模糊,但他还记得校园里有两棵树干很粗、两个大人都抱不过来的凤凰树,余晓辉课间经常和小伙伴们在树底下追逐玩闹,很多人都说,那两棵树没建学校的时候就有了,至少也有上百年历史。后来,为了配合政府尽快发展中心城区域、完善回龙埔的道路等市政配套设施的建设,在修建北通道、二十一号路、三十八号路的时候,回龙埔村民搬迁了余氏祠堂,新建的兰著学校也于2004年停办,当时在校学生180余人转至中心城福安小学就读。新兰著学校所在的地方,变成了今天的38号路和北通道交界。在回龙埔上过学的很多老人家听闻学校要拆迁,都赶在她倒下之前回来看看这所小学校。前两年,回龙埔社区与一公司合作开发的回龙埔商业中心项目动工,这所历史悠久的民国小学老校区在机器声中轰然倒下,曾经的风华容颜留在了泛黄的老照片当中。而这个商业小区在计划开办配套学校时,准备依然沿用“兰著”二字。只是,原来的那个“兰著”存留在了年迈的回龙埔人的记忆里。
展开全文 -
- 上一篇:广州市汇源大街小学
- 下一篇:深圳市龙岗区南联学校小学部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