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院校动态
+

教育扶贫托起凉山希望 乡乡有标准化学校 村村有学前教育点 实施“九+三”职教计划

2018/8/15    来源:中国教育报    阅读:0

778887_wuy_1534159116448_b.jpg

大凉山即景。视觉中国

 752946_zhangp_1530706622777_b.jpg

凉山州金阳县新寨子村小学图书室建得有模有样。张学军 摄

■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进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特别报道④

●凉山州开办村级幼教点3096个,全州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3.4%

●“十二五”以来,凉山州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达579亿元,2011至2017年教育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达24.67%

●凉山州实施“9+3”职教计划,11个深度贫困县的9444名学生到内地优质学校就读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北起大渡河与雅安市、甘孜州接壤,南至金沙江与云南省相望,总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凉山有彝、汉、藏、回、蒙古、苗、傈僳、傣、纳西、布依、壮、白、满、土家等14个世居民族,总人口521万,其中彝族人口275.7万占52.92%,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民族类别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过凉山,巧渡金沙江、召开会理会议、举行彝海结盟,顺利通过彝区,继续北上。红军在凉山境内历时28天,途径州内10个县市,书写了“巧渡金沙江”等辉煌历史篇章。特别是红军先遣队司令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在彝海边歃血为盟,结义为兄弟,红军顺利通过彝区。“彝海结盟”是红军长征途中的十件大事之一,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典范。

 “卫星发射在西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州府所在地西昌闻名,还有1935年红军长征过凉山,书写的“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等辉煌历史篇章。

盛名之下,凉山实际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全州辖17县市,其中11个民族聚居县为深度贫困县,截至2017年底,仍有贫困人口49.1万、贫困村1118个。

千山迢迢,万水重重。今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凉山考察并明确指出,“最重要的,教育必须跟上,决不能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育扶贫,成为凉山州整体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任在肩,刻不容缓。凉山州委、州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按照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思路,大力推动各项教育扶贫政策,紧紧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乡乡有标准化学校”“村村有学前教育设施”等目标,千方百计补齐教育短板,努力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不能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愿景一步步成为现实。

近日,记者来到大凉山,来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三河村、火普村,感受彝族老百姓精气神的变化,感受大凉山教育的巨变。

一村一幼,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中游……”初夏的早晨,20多个彝族孩子稚嫩清脆的声音传出教室。

这里,是凉山州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幼教点。

    幼教点占用的是村委会的几间屋子,午休房、洗手间、功能教室……麻雀虽小,一应俱全。“孩子们的午餐是免费的营养餐,有牛奶、面包和火腿肠等。”幼教点的两名教师之一张牛牛介绍说,“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这里养成了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好习惯,学会了说普通话,为以后上小学打下了语言基础。”

“不像我们小时候,六七岁了还只能跟着父亲去放牛,上小学了才开始学普通话,学习上很困难。”刚满22岁的张牛牛腼腆地说。

张牛牛小时候的情况,曾经在彝族孩子中十分普遍。

上个世纪,大小凉山彝区“一步越千年”,从刀耕火种的时代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老百姓普遍没有学前教育的概念,加上家庭贫困等原因,往往是“羊放到哪儿,娃娃就带到哪儿”。没有良好的学前教育,学生便难过通用语言“第一关”,继而严重影响小学、初中学习。听不懂老师上课、难以融入学校环境,成了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据凉山州教育局调查,有的县高中毛入学率不到10%。

为了帮助民族地区幼儿过好国家通用语言关,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15年10月,凉山先行在彝区10县启动“一村一幼”计划试点,随后在全州17个县市推开。各县市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充分整合利用富余公共资源,通过改造村委会活动室、学校富余校舍、闲置村小、租用民房、新建等措施设立幼教点。按照“大村独立举办、小村联合举办”的思路,发展出“一村一幼”“一村多幼”“多村一幼”等多种形式,每个点开设一个或多个混龄班,每个班容纳30名左右适龄幼儿。个别居住特别分散、人口特别少的村,举办了流动幼教点、季节班。

凉山州教育局局长游开军介绍,目前,全州开办村级幼教点3096个,设立教学班3963个,招收幼儿12.54万人。

短短几年间建立数量如此庞大的幼教点,教师如何配备?资金如何跟上?

喜德县冕山新桥小学幼教点辅导员翁古伍来毕业于四川省彝文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喜德像她这样具有教师资格证,且懂彝汉双语的辅导员有300多名,分布在全县100多个幼教点。

    “所有辅导员均在全县范围内分批公开招考。”喜德县教育局局长车波告诉记者,县里将参加考试的人员按照成绩排序,纳入人才库,一旦有辅导员离职,能及时依次递补,保证每个幼教点辅导员在岗。

据介绍,凉山州制定了《村级幼教点辅导员聘用条件和程序》,由县(市)教育部门严把辅导员选聘入口关。11个民族聚居县、安宁河6县市少数民族乡镇,必须选聘双语辅导员,最终选聘双语辅导员5466名。其中,本科学历人员3.12%,专科学历人员51.67%,高中学历人员37.96%,高中学历以下人员7.24%;学前教育专业占比44.5%。

同时,凉山州制定了《“一村一幼”学前教育辅导员培训方案》,坚持先培训、后上岗,按照分类培训、分级实施的原则,采取州级培训骨干、县级全员培训和集中面训、幼儿园实训相结合,大力开展辅导员培训,使辅导员基本掌握幼儿教育教学基本规范、幼儿一日活动流程和常规管理策略。目前,州教育局共组织了12期州级培训,1585名骨干辅导员参加。

投入方面,凉山实施学前教育3年保教费减免政策。从2016年春季学期起,减免公办幼儿园、小学附设学前班、“一村一幼”、“一乡一园”的在园幼儿学前3年保教费,省级补助每生每年700元。从2017年春季学期起,凉山州对彝区10县、木里藏族自治县农村在园幼儿(含“一村一幼”)实行每人每天3元的生活补助,全年按200天给予计算;“一村一幼”开办以来,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5.9亿元。

游开军介绍,有条件的幼教点还采取幼教点食堂供餐、中心校送餐、中央厨房送餐、蛋奶模式等形式为幼儿提供午餐,已有2604个幼教点提供幼儿午餐。

短短几年过去,“一村一幼”实施效果凸显。

“以前接手一年级,数学课常常上得像语文课,得先慢慢教他们普通话。”对比“一村一幼”实施前后学生的变化,普格县五道箐乡中心小学从教19年的教师王英体会深刻。她说:“‘一村一幼’帮孩子们扫清了语言障碍,进入小学后,他们学习热情更高、习惯更好、能力更强。”

金阳县学生家长阿诺左诺听说学校里办了幼教点,把两个孩子都送到了学校。他曾经到西昌和昭通等地卖花椒,汉语讲不好,账也不会算,做点小生意,总是“折本”。“过去,我们的想法是‘睡席梦思也是一天,睡石头也是一天’。现在,不能再让孩子吃没有文化的苦。”

游开军表示,“一村一幼”计划创新发展学前教育,大大推进了凉山州学前教育的发展,切实解决了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因不懂普通话进入义务教育后上课听不懂、学习跟不上的问题,从源头上打破了贫困“积累循环效应”,从根本上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

“总书记来考察的时候曾经叮嘱我们,村里孩子的学习都靠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今后,我不能辜负总书记的话,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孩子们教好。”张牛牛说。

加大投入,千方百计补齐教育短板

没到过凉山的人,很难想象这里办教育的难处。

木里藏族自治县中学教师何永珍最早在村里任教,想起以前办学的状况都倒吸一口凉气:“一个班上的学生来自四五个牧场,骑马骑四五天才能到县里。”

两个数字可以佐证:木里县,1.04万平方公里;凉山州,6.04万平方公里。在这片土地上,传播现代文明,摆脱愚昧贫困,要穿越座座深山、片片草场。

在这里办教育,教师们要做很多内地教师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

普格县普格中学教师张鹏说:“这里早婚早育的风俗根深蒂固,我们会请彝族德高望重的人来讲课,开办针对女学生的医学讲堂,讲文明婚嫁;有时还要开防艾防毒讲座。”

在这里办教育,教师们不只要教好学生,还需要守住学生。在早婚、打工等种种挑战面前,控辍保学仍然还是这里教师们的硬任务。

为此,凉山州建立完善摸底排查、联控联保、行政督促、动态监测机制,实行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县市长、教育局长、乡镇长、校长、村长、家长)、“双线八包”工作机制(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村民小组、组干部包户、教育局领导包学校、学校领导包村小、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人),出台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一方案三办法十制度”,压紧压实控辍保学责任,全面封堵失学辍学漏洞。全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78.79万人,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99.72%、97.39%。

同时,凉山州加强扶困助学,杜绝家庭贫困学生因贫失学。着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对口支援、社会参与,“奖、贷、免、减、助、补、扶”等形式相结合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和机制,叠加各类资助政策,优先帮扶、精准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杜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失学。十五年免费教育惠及113万名中小学生;2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享受资助;各贫困县均设立不低于300万元的教育扶贫救助基金,用于帮助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困难。

习近平总书记赴凉山考察时到过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吉好也求家就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之一。如今,吉好也求家的4个孩子,老大在上中学,老二在三岔河乡中心校上六年级,老三在三岔河乡中心校上二年级,最小的女儿即将去幼教点上学。

说起4个孩子,吉好也求的妻子马海子呷满脸笑容:“政策太好了,孩子们读书不用花一分钱,我们一定努力过上好日子,好好供他们读书。”

“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保障每一个孩子受教育的机会”,这不仅是凉山州政府的承诺,更是一项项落到实处的政策。学前教育减免保教费;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家庭困难寄宿学生享受生活补助,营养午餐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免学费和教科书费,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中职学生全部免学费,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在凉山,千千万万贫困家庭孩子正在受惠于此。

凉山州的目标不止于人人有学上,而是人人上好学。为了这个目标,“穷财政”办教育的民生工程在这里一步步推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配套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学生宿舍、食堂、浴室、厕所和设备设施,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大力实施“全面改薄”、十年行动计划、教育扶贫提升工程、大凉山彝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项目,着力化解“大校额”“大班额”“大通铺”“小食堂”,确保乡乡有标准化学校。

    为了人人上好学的目标,“十二五”以来,全州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达579亿元,其中人员经费371亿元、公用经费96亿元、改善办学条件经费112亿元。2011年至2017年,教育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从17.99%提高到24.67%。

仅凉山州府西昌2012年新建的占地150亩的西昌航天学校,政府就投入了2.6亿元。能容纳5000人同时就餐的3层食堂、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各类实验室……走在疏朗有致的校园里,很难想象这是一所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学校。

更让人惊叹的是,这所学校还有课堂录播教室、电子听评课室、电子备课室、交互式智能黑板、电视书包教学班、电子阅览室、完备的校园监控系统……“我们的教师已经完全摆脱了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传统教学模式,信息化建设已经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西昌航天学校副校长张凌燕说。

在凉山,教育信息化已经迈出坚实步伐。如今,全州中小学互联网接入学校达74%;义务教育阶段建成班班通多媒体教室达72%;师生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教师注册66.77%,学生注册34.51%。着力扩大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普通高中采用成都七中优质资源、初中采用成都石室中学优质资源开展远程录播教学,小学以“本土化”的优质教学资源为重点开展远程植入式教学。

贫困地区办教育,最难的是留住教师。凉山州坚持实施人才强教战略,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5年来,全州公开招聘教师5536人,各县市到高校考核聘用中小学教师3145人。自实施特岗计划以来,累计招聘特岗教师9772人。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每年培训教师1万余人次。对11个民族聚居县17303名农村教师每人每月发放不低于400元生活补助,努力让农村教师“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

这几年,何永珍参加了国培、省培等不少培训,最让她难忘的,是在成都和四川省名师一起上了节同课异构的课。“我准备了很长时间,但还是发现自己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这样对比,才能找到自己的差距。”何永珍说。

技能扶贫,提升农牧民脱贫致富能力

的呷莫是来自喜德县的彝族农村姑娘,她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能走出大山。

因为州里的“9+3”中职免费教育政策,2014年9月,的呷莫在家人的支持和期盼下来到了承担“9+3”任务之一的成都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就读幼教专业。“学费全免,还有生活费补助,没有一点后顾之忧。”的呷莫说。

竞选班干部、进入学生会、当学团委副主席……3年间,的呷莫从自卑走向自信。3年之后,的呷莫带着“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毕业,并在学校组织的用人单位现场招聘会上脱颖而出,被一所学校录用,很快成长为教务主管。

 的呷莫的故事是凉山“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受惠者的缩影。

2009年,四川省在藏区探索实施“9+3”计划,即在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藏区孩子提供3年免费中职教育。随后,该计划推广到四川民族自治地区51个县市。

近年来,凉山州深入实施彝区、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每年在彝区10县和木里县招录4800余名初中毕业生到内地优质中职学校就读。对这些中职生,四川省给予免除学费、补助生活费和杂费的资助。

目前,凉山11个深度贫困县共有9444名学生就读于成都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等内地32所省属重点职业学校。为了这近万名学生上好学,凉山还派出了“9+3”驻成都联络组和各校驻校干部84名,帮助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开展课外文体活动,做好“9+3”毕业生升学和就业工作等。

花大力气狠抓职业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游开军说:“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有助于实现‘解决一人读书、实现一人就业、带动一个家庭脱贫致富’目标。”

盐源县博大区彝族小伙子则阿色是四川省商务学校2014级烹饪专业学生,2017年毕业后就被成都市一家火锅店“抢走了”,现在月收入已经有六七千元。“只要不怕苦、不怕累,踏踏实实学习、工作,就能在学成之后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善家庭的现状。”则阿色朴实地说。

凉山“9+3”学生的成绩不止如此。凉山“9+3”驻成都联络组负责人王正友介绍说,“9+3”对口单招的优惠政策,也让更多苦难家庭子女实现了大学梦。2014级和2015级凉山“9+3”毕业生升学共计1660名,将从本质上让1660个家庭从思想上脱贫,从而带动物质脱贫。

除了异地培养外,凉山还采取自主办学、联合办学等方式发展职业教育。“我们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州级财政每年安排职教攻坚经费2000万元,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目前,全州中等职业学校达到18所(含两所技工学校),在校学生3.08万人。”游开军说。

技能扶贫,扶助的不仅是代表大凉山未来的孩子们,还有当下的农牧民亟须脱贫的现实。

暑假刚刚开始,西昌学院专家、教师便马不停蹄地奔向田间地头,利用科研和专业优势,开展乌洋芋育种和种植技术指导。“听了老师们的讲解,才知道乌洋芋的价值。今后,我们要科学种植,把小小乌洋芋做成大产业,早日奔向小康。”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东山乡东方村四组的一位村民高兴地说。

2015年4月,西昌学院获准立项建设四川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四川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仅仅经过500多天的连续研究,该中心便取得了11项国家专利技术,研发出18种马铃薯系列产品,为马铃薯主粮化与凉山彝族地区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

如今,凉山已有越来越多职校、高校参与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来。高山草莓、羊肚菌、西门塔尔牛、农家乐……在凉山各类院校专家、教师的奔走下,在这片“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的丰饶土地上,彝族老百姓干劲十足,日子节节攀升。

姓名:
电话:
学历:
Q Q :
专业:
地址: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Copyright ©2019 www.gdlsgz.com蜀ICP备16030363号-6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