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始终坚持人才优先战略,发挥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职业教育学校,扎实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强化了脱贫奔康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
紧扣市场需求办专业。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目标,职业学校发展了11个专业类别、29个专业化方向,重点建好了畜牧兽医、旅游、农学等专业。小河职中畜牧兽医专业为国家级重点专业、2018年四川省示范专业建设项目。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四川省重点专业。畜牧兽医、旅游专业为四川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全县80%的兽防站长、饲料兽药销售大户、养殖大户都毕业于南江的职业中学。400多名毕业生创办企业,实现规模以上企业60余家。
立足产业发展建基地。围绕“县有支柱产业、乡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人有一技之长”总体目标,推行“学校+基地+农户”培训模式,实现产教一体发展。建立了万寿菊、杨梅种植和巴山土鸡、冷水鱼养殖等产业发展基地22个,形成了北极南江黄羊、元顶富硒茶、兴马金银花、寨坡山核桃、光雾山旅游等支柱产业示范园,打造了醉美玉湖、七彩长滩、花桥流水、云顶茶乡等乡村旅游示范带,带动贫困村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增强了贫困村“造血”功能。
围绕三农服务抓帮扶。结合贫困村实际,选派畜牧、农学、旅游、电子商务等专业教师,定向配备到156个贫困村担任技术顾问,每月深入贫困村一次,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帮助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500元。发挥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的特长,组建电子、机械、畜牧等专业志愿服务队21个,走村入户免费开展家电、农用机具维修和养殖技术指导等帮扶活动。
培训后备干部储人才。针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老化、能力偏弱、后继乏人等问题,依托小河职业中学,办好巴中村政学院,组织有志扎根农村的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大学毕业未就业的青壮年,举办村级后备干部专修班5期,共培养后备干部428名,按照“使用一批、储备一批、创业一批”的人才培养使用原则,36名学员当选村(社区)党支部书记,28名学员当选为村(居)委会主任,131名学员当选为村两委三职干部,213名学员储备为村级后备干部,80%的学员领办专业合作社或创办自己的企业。
提升现任干部固根基。举办巴中市村党支部书记提升培训10期,轮训3100人,采取“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的模式,就农村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现代农业、社会治理、乡村旅游等方面开展培训。培养了一支信念坚定、有担当、懂规矩、懂政策、有文化、有技术、会治理、会经营的“永久牌”基层治理人才队伍和“永不走”的脱贫攻坚带头人。南江县培养“村官”和“能人”的先进经验被省委组织部在全省推广。
创新培养机制促发展。按照党委选苗子、学校架梯子、村社搭台子的“三级”管理模式,建立“把优秀青年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干部”的“三向培养”机制,在后备干部中培养310人成为创业创富能人,涌现出了像东榆镇战斗村陈建志为代表的一大批致富能手。在致富能人中发展新党员72名,示范带动2350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培训一名能人、发展带动一户;培养一名干部、带富一方百姓”。
整合培训项目促就业。整合农业、就业、工会、妇联、残联等县级部门的培训项目,依托职业学校,开展SYB创业、劳务品牌和职业技能培训近1万人次,组织乡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接受种植、养殖、电工、焊工、电梯安装维护、汽车保养维修、保安等技能培训。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5个,设立创业服务指导中心,近三年来,帮助3000多名学员实现高质量就业。
突出技能培训促发展。整合农民夜校、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成人文化技术站,建立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48所、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309所,定期组织农村群众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在教科体局建立“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南江县运管中心,组织农业专家线上答疑解惑4200多条。扎实开展“万名农业科技人员进万村技术扶贫行动”,选派科技特派员162名,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点菜式开展科普宣传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00多场次,持续推进农村产业发展。
强化宣传教育促和谐。发挥各类体育协会、乡镇文化广播站的职能优势,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农村群众文明素养,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扁担学校”组织社区教育志愿者,采取“肩挑人扛”的方式,进村入户教群众传唱经典歌曲,宣讲惠民政策,助力脱贫攻坚。秧歌、太极、门球等体育协会广泛开展的文体培训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南江县“扁担学校”被评为国家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