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听蜀僧濬弹琴》阅读答案翻译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时间:2024-04-16 16:40:00

摘要:李白《听蜀僧濬弹琴》阅读答案翻译赏析

李白《听蜀僧濬弹琴》阅读答案翻译赏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详细信息,因信息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3、挥手:指弹琴。

4、流水:相传春秋时钟子期能听出伯牙琴中的曲意,时而是志在高山,时而是志在流水,伯牙乃许为知音。见《列子·汤问篇》。这句是说,客中的情怀,听了

“高山流水”的曲意,为之一洗。

5、霜钟:指钟声,《山海经》:丰山“有九种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入霜钟:余音与钟声交流,兼喻入知音者之耳。

(1)这首诗写听琴,并没有着重写弹奏技巧和琴声,而是把重点放在描写______ , 从__面表现音乐的高妙。

(2)颈联两处使用典故,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点明自已也是通晓音律之人,“霜钟”的传说点明物候时令,此外,这两处的用典还有更深层的寓意是______ ________。

(3) 李白这首诗写听琴,运用了 这一典故。该诗表现音乐的高妙并不是直接写琴声,而是从 。

(4)联系诗中所写的典故和最后一联所写的形象,简要说说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5)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6)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案:

⑴(4分)听者(或;作者自己)的惑受上;(2分) 侧(2分)

⑵(2分)作者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意思对即可)

(3)俞伯牙和钟子期 侧面重点描写听者的惑受

(4)诗人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诗人在结尾以“碧山暮”、“秋云暗”一方面写出了听琴时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另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愁情。

(5)“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6)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②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翻译

蜀僧濬怀抱着一张绿绮琴,从西面的峨眉峰上下山来。

感谢他挥手为我弹奏一曲,像听到万山滚动松涛澎湃。

我的心灵就像被流水洗涤,余音缭绕和着钟声响天外。

不知不觉青山已披上暮色,高空中又布满了重重雾霭。

听蜀僧浚弹琴

【赏析】

本诗写的是诗人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的情景,琴声优美,引人入胜。题目中的蜀僧濬是四川的僧人,名濬。

首联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是说弹琴的琴师来自四川峨眉山。此联笔墨不多,却把这位琴师写得气派十足,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十分倾慕琴师。同时,诗人生长在四川,对故乡四川自然有一种独特的感情。此联点明琴师来自四川峨眉山,是诗人的老乡,一方面表明诗人因此而对这位琴师很有好感,另一方面也吐露出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

颔联写弹琴,诗人用“如听万壑松”来表现琴声激越的气势,凸显琴声的不同凡响,使人真切地体会到琴声的铿锵有力。

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让人听罢心旷神怡,意犹未尽。“客心洗流水”一句化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诗人通过含蓄自然的抒写,既表现了琴声如流水般顺畅优美,又暗示出自己和琴师已经像知己一样,对音乐有着共同的感悟和体会。“余响入霜钟”写琴声渐渐飘向远方,最后和日暮时分的钟声产生共鸣,暗示天色已晚。

尾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听完蜀僧弹琴,环顾四周,发现青山不知何时开始已被一层暮色笼罩,灰暗的秋云密布满天。不曾想时间真是飞逝啊!此联不仅写出琴师技艺的高超,让听琴人忘记了时间,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旷达悠远、韵味无穷的意境。

在整首诗中,诗人只用“万壑松”来形容琴声的铿锵有力,除此之外,没有花费更多的笔墨来描摹琴声。他将大量的笔墨落于“听者听琴的感受”以及“听者与琴师感情的交流”上。

诗人落笔一气呵成。全诗行云流水,通畅明朗。律诗讲究音律、对仗,形式严格,但诗人的这首五律却是清新、明快、自然,好像没费一点力气。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远胜过雕琢,更能打动人心。

【微语】爱你,却要无欲无求,好难!爱你,却要偷偷摸摸,好累!爱你,却让自己心碎,好惨!但竟然心甘情愿,好傻!

展开全文
热门推荐
介绍信范文04-16
“不知帘外如珪月,还照边城到晓无。”的意思及全诗鉴赏04-16
www.aqzsks.com:88安丘市学生作业问卷调查04-16
元明清戏曲研究教学大纲(郭英德)04-16
细胞生物学简史04-16
《元宵节的文化内涵》阅读答案04-16
案例分析题:食品安全问题是政府与广大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04-16
中国古代文学原著精读教学团队团队成员04-16
唐代文学思考题04-16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翻译赏析04-16